近年来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,许多公路有待提高道路等级。利用现有旧路,对其进行加宽加铺改造,可提高其道路等级或改善道路服务功能,从而改善现有道路路网结构,使其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价值,同时旧路利用可以少占土地并有利于环境保护。在旧路基综合改造利用中,水下重夯施工,强夯法是一种简单、经济、省时的方法,但大部分在质量控制时都采用贯入度等指标,没有考虑与道路路基压实规范的衔接,即没有提出一套与压实度有关的强夯控制标准。
本文依托威乳路的改建,通过研究利用旧路基修建高速公路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规律和机理,为地基的处理、路基的加固提供指导性建议。通过数值分析、现场试验研究,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强夯施工方案,以有效地利用旧路基来修建高速公路。同时提出一种与我国道路施工规范接轨的、满足压实度要求的路基有效加固深度公式及普适的止夯标准。
2.试验段开工报告
(1)试验段开工报告按分项工程开工报告要求报监理工程师审批。
(2)试验段长度要求选50米—100米为宜。
(3)编制夯点布置图,测量放样要求确保设计要求的夯击影响面积。
(4)试验前,应调查施工段的周围有存在建筑房屋,构造物、地下设施高压电线、电缆、供水管线等。
(5)试验段应认真清表,清除草根树根等杂物及建筑垃圾等,使地基表面平整,要求用平地机推平,压路机碾压1~2遍,陡坎部位应能为布置下强夯点为准,填前强夯必须满足设计面积。
(6)布设主夯点和副夯点,锤底倾斜高度应小于30°,否则填土整平。
(7)布设水准基点,基点要求应布设在强夯线路影响范围外30米以外,基准个数应确保夯点沉降的观测路线不小于60米,较80m.用混凝土灌注,深度不小于50cm.夯击点高程观测要求精度到1mm.
总沉降量
①在强夯前通过推平,碾压,放样后,确认每一个夯击点的夯前标高,确认该试验段夯前标高。
②经过主夯、副夯、满夯后,除测定夯点沉降量外,还须用平地机整平,横纵坡与夯前相同。压路机静压一遍后,检测各夯击点的沉降量及路基的总沉降量。
(10)压实度检测:
①要求在强夯前,试验检测试验段:土的颗粒分析、液限、缩限、湿陷性黄土类别,含水量,干密度,水下重夯方法,必要时建议测定CBR值,及时测定试验段的当天含水
②在强夯前,在测定段内选必要的压实度观测点,建议应测定1米,0.5米,水下重夯,夯后经碾压后的三个层位压实度。
(11)确认夯击效果:
①)依据图纸已经给定的湿陷性黄土沉降量,与实测路基试验段总沉降量相比较是否相符。
②确认各层压实度,夯前、夯后制表对比。
(12)结论性意见:叙述该试验段经强夯试验达到的效果及提出湿陷性黄土的处治意见,如未达到设计影响深度是何原因,最后一击沉降量是否满足小于5cm,压实度是否达到93%.